2018年10月与11月过渡之际,外交学院法律援助中心在沙河校区举办了一系列由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主办的首都高校青年社团禁毒普法活动,主要包括条幅签名活动、禁毒文案书写活动、禁毒主题辩论赛等。成员们精心策划的形式创新、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旨在充分吸引师生们的兴趣,点面结合地促进禁毒普法知识在外院的传播,为营造健康“无毒”的校园生活环境做出努力。
在前期做了充分的活动宣传后,10月23日中午,禁毒条幅签名活动和禁毒文案书写活动正式在学生宿舍楼下开展。活动不仅准备了传统常见的签字条幅、海报、展板、宣传手册,还有从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借来的仿真毒品和VR眼镜,充分吸引了来往师生的兴趣。同学们了解、学习有关禁毒的知识,在活动条幅上签下名字,做出远离毒品的承诺,表明禁毒的决心。在法援成员们的指引示范下,同学们驻足观看仿真毒品,戴上VR眼镜亲临犯罪现场、感受吸食毒品的强烈震荡,受到了直观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对毒品产生彻底的抵触、抗拒,也对警惕毒品侵害的情况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禁毒活动宣传效果显著。
同时,在深秋暖阳的照耀下,同学们学习和了解了毒品的危害和禁毒的必要后,深有感悟、认真思索,在场地一侧禁毒文案书写比赛提供的卡片上写下禁毒的标语以及自己的感悟和决心。现场不但有中英文作品,还有法语、西语等小语种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我校的外语特色。同学们也在书写禁毒文案的过程中加强了对禁毒的认识,将禁毒观念牢记于心。当日活动结束,成员们在收到百余份富有艺术魅力和真情实感的书写作品中精挑细选出九份优秀作品,给作者们送去了精心准备的礼品,并于10月28日至10月30日期间将部分优秀禁毒文案书写作品展示在教学楼过道,加强宣传效果,呼吁和号召更多同学加入高校禁毒的活动中来。许多过往师生驻足欣赏作品,阅读、讨论禁毒文案,在学习禁毒知识的同时,加强法制观念。
11月3日午10点30分,禁毒主题辩论赛在模拟法庭准时开始。国际法系讲师焦阳老师、国际法系辅导员谢梦老师和外交学院辩论队队长邵焕宝同学作为评委嘉宾出席此次比赛。来自全校不同系别、不同年级的八名辩手分为正反两方,围绕“中国明星吸毒是否应该禁演”这一辩题展开辩论。活动主持人张宇辰向辩手及观众们简要介绍辩题背景后,双方正式开始舌战。正方基于“对吸毒明星禁演有‘杀鸡儆猴’的效果,能有效控制对公众产生的负面影响”这一论点展开了论述;反方则站定“吸毒明星也应有平等的劳动权利,可以以身作则来产生正面宣传”的立场予以辩驳。在各自有限的发言时间内,两方辩手均站稳立场,寻找对方言语或逻辑中的破绽进行驳击,整个过程有条不紊但也“火药味”十足,台下观众们听得聚精会神,随着辩手们逐渐深入的论述,对吸毒的危害以及禁毒的必要产生了更多思考和共鸣。辩论结束后,评委嘉宾们经离席评议,评出了正方作为优胜方,王硕、彭嘉伦同学为最佳辩手。随后为选手们进行了颁奖并合影留念。至此,本次禁毒辩论赛活动结束,外交学院禁毒普法系列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外交学院法律援助中心禁毒普法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体现了法援的工作绝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使得普法宣传活动更充满趣味、吸引大家参与的兴趣,使得同学们全面且深刻地了解禁毒知识、认清毒品危害、自觉远离毒品,提高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曾强他们识毒、辨毒的能力,预防和减少校园涉毒违法犯罪。外交学院法律援助中心在未来将继续充分发挥创造力和能动性在校内外开展更多创新的普法宣传活动,为当代中国法治化建设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