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迎春

  • 发布日期 : 2017-12-05
  • 浏览次数 :
  • 字体 :

龚迎春

外交学院国际法系副教授,中国国际法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海洋法学会理事      

    

邮箱: gyc@cfau.edu.cn 

 

教育背景:

1982.9-1986.7 扬州师范学院(现扬州大学,外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6.9-1989.7 外交学院(国际公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5.4-2002.3 庆应义塾大学(国际公法专业博士课程,获法学博士学位)

 

主要科研成果:

1.“越南在南海的胃口到底有多大?”, 2014年6月14日,《人民日报》。

2.“Vietnam fooling no one”, China Daily, 2014-6-13.

3.“Hanoi on a dangerous course”, China Daily, 2014-5-16.

4.“Scholar's fantasy of a treaty”,China Daily, 2013-12-21.

5.“南海问题,争端并不当然导致对抗”,2012年7月10日,《瞭望新闻周刊》。

6.“谁是东盟内部分歧的始作俑者? ” 2012年8月6日,《大公报 》。

7.“违背事实与漏洞百出:日本编造的“法理”链条,《世界知识》,2012年10月16日出版,20期。

8. “国际法院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改革:现状与前景“,《外交评论》, 2012年第2

9.“中日东海海洋争端的进展和现状” 《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0年第2期。

10.“1945-1971年琉球群岛的法律地位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归属问题初探”,《国际法研究》第四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11.“专属经济区内的管辖权问题研究—特别区域、冰封区域和特别敏感海域”,《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9年,第2期。

12.“争议海域的权利冲突及其解决途径”,《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8年第2期。

13.“东亚海上安全合作中的国际法问题—引起海上执法管辖权冲突的诸因分析”,《外交评论》(中国国际关系学会),2007年第4期。

科研项目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际法院程序改革与案例新发展与中国的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09JJD820007)子课题负责人。2009年。

2.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关于钓鱼岛问题与对策研究”, 2008年

3. “日本海洋决策机制研究” 国家海洋局委托项目。2007年。

4. “日本在南北极的研究现状和活动” 国家海洋局委托项目,2007年。

5.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国内外海洋执法综合评价(子课题负责人),2006年。

学术访问和学术交流:

1. The Regime of the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Issue and Responses, the 3rd meeting, organized by the Ocean Policy Research Foundation (Japan) in Shanghai, October 28-29, 2004.

2.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Law of the Sea and China, March 9-12, 2005, convened by Center for Oceans law and Policy, University of Virginia and Center for Oceans Policy and Law, Xiamen University.

3.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ritime Securit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December 8-9,2005,Haikou China, convened by National Institute for South China Sea Studies.

4. Ocean Security in Northeast Asia: Issues and Prospects, May 25-26, 2006, supported by Ford Foundation and Ocean Policy Research Foundation (Japan).

5. Sino-Japanese Workshop on the Development in the Law of the Sea: Theories, Practice and Problem, organized by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the Law of the Sea in Beijing, October 2006.

6.2006年8月1日-9月30日,东京大学法学部访问学者。

7.2007 年11 月5—6 日,随中国海洋法学会代表团参加于台湾桃园举办的“第十四届水上警察学术研讨会”。

8.2008年10月,参加中国海洋法学会举办、清华大学法学院协办的“中日海洋法研讨会” 。

9.2008年11月参加厦门大学举办的“海峡两岸海洋合作问题研讨会”。

10.2009年5月,参加中国海洋法学会和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共同举办的“海底电缆问题国际研讨会”。

11.2009年8月1-2日,参加亚洲国际法学会2009年东京双年会。

12.2009年10月海牙国际法学院北京讲习班学员兼中方协调人。

13. Developing Disputed Maritime Energy Resources in Asia”, Planning Meeting Workshop, December 3-5, 2009, Bali, Indonesia.

14. “Developing Disputed Maritime Energy Resources in Asia”

Review Meeting Workshop, August 6-7, 2010, Ho Chi Minh City, Vietnam.

1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harting a cooperative mechanism for the safety of navig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outh China Sea Studies,Haikou City, Hainan,PRC,Nov. 17-18,2011.

 


上一篇:张华
下一篇:周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