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法系参加第十二届“贸仲杯”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辩论赛暨WILLEM C.Vis Moot选拔赛简报

  • 发布日期 : 2014-12-03
  • 浏览次数 :
  • 字体 :

20141117日至21日,第十二届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暨WILLEM C.Vis Moot选拔赛在北京举办。在我院国际法系卢松教授和张春燕博士的带领下,研究生部国际法专业方振、国际法系本科生陆晨、张鹏翔、曹姝亚、黄少汶、罗昀共6名同学组成外交学院代表队参加了此次比赛。在比赛中,陆晨同学因表现优异荣获最佳辩手奖。


 

  (方振、黄少汶、陆晨、曹姝亚、张鹏翔与第一场比赛的仲裁员)

 

 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组织的、面向全国法学院校的仲裁法律专业年度竞赛。此项赛事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仲裁法律制度的影响,加强我国法学院学生对国际商事立法和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了解,并促进我国高级仲裁法律人才的培养。贸仲杯辩论赛由贸仲资深仲裁员及国内外知名律师分别组成模拟仲裁庭,参赛选手模拟仲裁案件中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角色,以英文为工作语言,提交书面文件并参与开庭审理。比赛中,双方根据模拟的案情进行陈述、答辩和辩论,并回答仲裁庭提出的问题,对参赛选手提高法律实践水平、提升实战能力均有很大帮助。本届比赛为参赛队伍总数最多的一届,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在内的33支高校代表队参加了此次大赛,基本涵盖全国各地的顶尖法学专业院校。

卢松教授和张春燕博士很早就开始在研究部以及国际法系本科生中选拔对贸仲杯感兴趣的同学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指导,并与队员随时保持联系和沟通。103日本次比赛的题目公布后,队员们分为两组,分别代表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对案情展开分析并准备书状。本次比赛采用国际商会的仲裁规则,涉及一系列仲裁实体和程序问题,其中不乏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争议大的问题。为了更准确地理解案情,队员们在充分利用本校图书资源之外,多次前往国家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并查阅和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法律法规。递交书状后,6名参赛队员几乎每天都会讨论案情到深夜,不断地分析争议事实,探讨思路,制定战略,一遍一遍地根据仲裁规则进行口头模拟辩论,邀请其他队员模拟仲裁员进行提问。两位指导老师也多次组织参赛队员进行模拟辩论,在英语发音、语言表达、仪表仪态、应变能力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正式比赛阶段,我方分别与大连海事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中国政法大学进行了激烈的交锋,最终以总分988分的成绩位例33个参赛队伍的第11名。虽然无缘八强,但队员们在赛场内外与各校优秀学子切磋知识、交流认识,与资深仲裁员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获益良多。

此次比赛得到了学院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正是得了各级领导的支持,才使得指导老师和队员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赛和比赛中去,解决了代表队的后顾之忧。在此,国际法系和代表队全体成员特向有关部门的领导和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方振、曹姝亚与第二场比赛的仲裁员)

(方振、曹姝亚与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及该场仲裁员)

(陆晨、黄少汶与清华大学代表队及该场仲裁员)

 

上一篇:国际法系多位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慕课”课程建设与精品资源共享暨骨干师资能力提升班
下一篇:外交学院—西城区人民法院“庭审观摩远程视频”开通仪式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