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赴南开大学法学院调研

  • 发布日期 : 2012-10-17
  • 浏览次数 :
  • 字体 :

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业已实施,为深化对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建设工作的认识,明确我系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定位、目标、模式与标准;应对建立和运行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出路;设计和完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大纲,我系许军珂、贺万忠和王胜乾等三人于1017就“涉外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 赴南开大学法学院调研与交流,受到该院院长左海聪教授和其他一些专家学者的热情接待和支持。

 

左海聪院长介绍了南开大学法学学科的发展历史、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现状、举措及设想。左海聪院长自豪地介绍,南开大学法学学科的发展具有悠久和辉煌的历史,在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著名学者和法律专家梅汝璈、徐谟、肖公权、王赣愚、张金鉴等先后任教于南开。八九十年代,著名法学家李光灿教授、吕世伦教授、高尔森教授掌门南开法律系(现改为法学院)。南开大学法学院是全国法学院系中较早着力培养涉外法律人才的院系之一。1984年获得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在近几年,南开法学院发展迅速,2006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天津市重点学科,是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单位之一和“985工程”建设项目单位。

左海聪院长着重介绍了南开法学院在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方面的举措。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南开法学院大力引进人才,积极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妥善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在学生教育培养方面,除专业教学之外,着重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实践能力,建立和完善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开设法学实践课程,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国际国内模拟法庭比赛。为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国外法科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方法,南开法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国外著名法学院建立稳定的有关学生培养的合作关系,一方面积极邀请国外法学教授来南开法学院讲学,另一方选派优秀的学生去合作对方学习。左海聪院长还坦诚地谈了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时所遇到的困境。此后,双方着重就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定位、目标、模式与标准;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交流。并就双方之间今后的稳定和全面的交流合作达成共同认识。

此次调研对于我系即将正式实施教育部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育基地项目,意义重大,尤其对我系设计和完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大纲、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外合作交流的拓展以及法学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上一篇:2012年国际刑事法院模拟审判竞赛并获亚军
下一篇:我系与挪威卑尔根大学法学院签署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