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系举办法学师生沙龙活动

  • 发布日期 : 2015-04-29
  • 浏览次数 :
  • 字体 :

   2015年4月22日晚,国际法系法学师生沙龙活动在沙河校区教学楼202教室举行。此次沙龙由国际法系发起主办,国际法系教师潘皞宇博士、焦阳博士作为主持人和引导人参与本次活动,我院学生约20人参加了该活动。

  我国刑法中已规定有组织卖淫罪、介绍卖淫罪等罪名,而近年来,北京、广东、河南等地都开展了大规模的“扫黄”活动,卖淫行为在刑事法领域该树立何种刑事政策在理论和实务界都曾引发热烈讨论。结合社会热点,本次沙龙活动选取的研讨主题是“卖淫行为的罪与罚”。参与的同学以国际法系大一大二学生为主,同时国际法系高年级同学以及少数外系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其中。

  

  在讨论中,国际法系2014级本科生黄敬超、杨子玮、陈建宇、张超、杜立昊,2013级本科生王淦喆,外语系2014级本科生秦谦等先后发言。大家从卖淫行为产生的社会根源、现实趋势入手,探讨了该行为与相关行为对社会、城市、青少年的各种影响,从历史传统、女性权益保护、法律效果实施与评价、成本收益权衡、宪法维护等方面全方位剖析了该现象,并提出相应对策。同学们的发言结合现实,视野广阔,论证清晰,亮点频现。其他参与同学也都积极参与提问和争论,竞相“拍砖”,讨论氛围非常热烈。

  潘皞宇老师和焦阳老师也积极参与到每位同学的发言讨论中,他们着重从论证思路、分析逻辑、研讨方法等角度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点评。通过本沙龙,同学们明确了对该类社会热点问题,应该运用法社会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每人在未来的学习中应有跨学科的视野;对卖淫行为的研讨,应该立足于当下法律实践,以厘清罪与非罪的界限;对卖淫行为的处理,应当由单纯防堵到合理疏散,坚持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的刑事政策。同学们纷纷表示,这种活动对于我们的法学学习大有益处。

  本活动从当晚七点半持续到了近十点,在两个多小时的思想交流、学术争辩中,思辨之光不断闪现。国际法系法学沙龙活动经过几期的举办已经在系内系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形式内容也在不断地完善发展。相信,通过国际法系师生的共同努力,法学师生沙龙活动一定能够给外交学院的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思考平台,发展成为一个更加生动活泼同时又兼具联系师生友谊的“第二课堂”。

上一篇:哥伦比亚大学李世光教授到国际法系举办学术讲座
下一篇:国际法系校友职业发展论坛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