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系举办 “国际法院与国际法治”学术沙龙

  • 发布日期 : 2016-05-05
  • 浏览次数 :
  • 字体 :

  2016年4月26日晚,国际法系“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实验班在李红勃老师指导下举办了主题为“国际法院与国际法治”的学术沙龙活动,国际法系2013级实验班的同学展开了深入交流。

  李红勃老师首先介绍了全球化形势下的法治情况与国际法院的基本情况,对本次学术沙龙的流程做出安排。随后,柳飞同学阐释国际法院的体制和运行的相关知识,从联合国宪章、国际法院规约入手,介绍国际法院作为解决国家间争端、向联合国机构和其他专门机构提供咨询意见的职能。国际法院的案件涉及广泛的主题事项,在领土和海洋争端、非法使用武力、干涉他国内部事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接下来陈丹阳和韩晓庆同学在国际法院的管辖权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分别为同学们介绍了诉讼管辖权和咨询管辖权,并对任意强制管辖权这一复杂的概念做了特别解释。在国际法院的问题和改革方面,沈晓月同学和吴雅莹同学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关于白礁岛、中岩礁和南礁的争端为例,具体说明了国际法院在领土问题上所采用的审理和判决理由,介绍了有效控制和禁止反言原则,并由此延伸到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岛上的争端。陈响宇同学在此基础上,对国际法院的改革目标和方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国际法院的法官挑选、国籍、是否回避、国际法院的审理效率及其正义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激情洋溢的发言。最后,廉雅雯同学和王颖童同学将议题放到国际框架下,在全球化的视野里全方位地讨论国际法院与国家、国际法院与人的关系。对国际法院与大国关系、国际法院与人权法的关系,国际法院的职能发挥、国际法院目前的不足等提出了详细而深刻的见解。

  李红勃老师总结了国际法院的设计和功能上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桎梏,横向对比欧洲人权法院的强硬态度和国际法院在人权问题的不作为,指出是在文化、法律、价值观、经济、制度层面的不同所形成的。各位同学在这个环节与老师互动良好,踊跃发言,讨论气氛热烈。

  整场学术沙龙内容丰富充实,充满思辨色彩,各位同学均作了精彩的展示,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说明大家在之前做了大量阅读,有了相当的知识储备,都在这场学术沙龙中获益良多,对国际法院和国际法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上一篇:国际法系成功举办乒乓球大赛活动
下一篇:考研及司法考试经验交流会——记国际法系“人生与职业规划”系列活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