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系参加第九届“北外-万慧达杯”知识产权模拟法庭竞赛

  • 发布日期 : 2016-05-30
  • 浏览次数 :
  • 字体 :

  2013年5月21至22日,第九届“北外-万慧达杯”知识产权模拟法庭竞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外交学院代表队由张华副教授、潘皞宇博士担任指导老师,上场队员包括国际法系辛彤(研究生一年级)、廉雅雯(本科三年级)、章缇萦(本科二年级)、李欣遥(本科二年级)等四位同学。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终,我院代表队虽然获得第五名,以0.04分的微弱差距无缘决赛,但廉雅雯同学获得了最佳辩手奖,章缇萦同学获得单场杰出辩手称号,外交学院代表队获得优秀奖。

  

  此次比赛由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和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竞赛使用英文作为工作语言,使用国际法模拟法庭通用的规则,讨论当前被热议的职务发明、技术成果奖励与报酬问题,引导竞赛选手了解并思考中国专利法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相关制度之间的冲突和协调问题。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外交学院、澳大利亚邦德大学、美国托雷多大学等国内外的16支高校代表队。

  在将近两个月的竞赛准备中,原告、被告两个小组成员团结合作,分工明确,熟悉案情并努力把握案件争论焦点,然后逐一击破,结合法条、判例等写好诉状;并准备口头陈述稿件、进行庭辩训练。在口头陈述环节中,四位选手语言流畅、逻辑清晰,认真回答法官提出的问题。

  此次比赛为国内外各大高校的选手们提供了一个同台竞技、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选手们在这次比赛中受益匪浅,不仅能够有机会将平常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之中,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法律英语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此,衷心感谢院领导和老师们对本次比赛的支持和指导,感谢往届参赛队员的帮助,感谢国际法系陈宇、陈思哲、谭天与、沈晓玥、李子钰、卢安琪、庞佳蕊、王丹、周若昕、张磊、周振科等同学在备赛过程中的辛勤工作。并预祝我院代表队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佳绩!

 

上一篇:国际法系举办“劳动争议纠纷解决的技巧与方法”专题讲座
下一篇:我院代表队赴荷兰参加2016年国际刑事法院(ICC)模拟法庭竞赛(英文)国际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