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系组织学生参观“知红色校史 做外交传人”校史展

  • 发布日期 : 2021-10-25
  • 浏览次数 :
  • 字体 :

为对我院学生加强校史校情和光荣传统教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挖掘我院红色建院历史,鼓励广大学生以优秀校友为榜样,培养文化自信,持之以恒、形式多样地开展外交理想信念教育,深化广大学生对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激发和培养外院学子对母校的热爱和归属感,学院精心开展了“知红色校史 做外交传人”主题校史展。2021年10月19日,我系学生党支部、团总支积极号召全体学生参观,并取得热烈反响。

在此次参观中,图书馆游老师沿着时间线为我系学子细致认真地讲解了我校在不同时代取得的光辉成就,同学们驻足观看,频频点头记录,深感光荣与使命。1952年,周恩来总理提议创办外交学院,外交学院也就此开始萌芽;1954年9月1日,经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批准,正式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的基础上创建外交学院;1956年,外交学院迁入展览路新址;1957年7月21日,周恩来总理来到外交学院,出席1957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并发表讲话。周总理阐释了新中国外交的定义,鼓励年轻学员献身于外交事业; 1958年1月,外交部在向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的请示中提出扩大学院培养、训练干部的范围;1961年,正式任命陈毅副总理兼任外交学院院长,陈辛仁同志为副院长;2012年9月,温家宝总理为外交学院亲笔题写“中国外交官的摇篮”;2017年,外交学院跻身首批全国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参观结束时,同学们齐声喊出了“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字字铿锵有力的校训,道出了国法学子的心声,更道出了对母校的热爱!国法学子必会铭记校史,以校史为鉴,在享受优良教学资源的同时,传承外交学院精神,用新时代的新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踏实前行。

2018级王瑞阳:今年是我院建院六十六周年,我院自建成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外交事业需要的优秀人才,为外交外事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行将毕业的一名学生,重温校史让我为学院的发展感到欢欣鼓舞,也让我振奋信心、坚定信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够在外交事业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019级迟静:参观本次校史展,让我了解了外院在半个多世纪以来成长的历程。一张张知名校友的照片,让我再次深切感受到那句话“凡是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都有外院学子的身影。”常常回顾历史,不仅是为了让我们牢记来时的筚路蓝缕,更是为了用更加激昂奋进的状态,迎接我们的未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吾辈更应牢记我校校训,律己务实,努力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0级马雪瑶:此次校史参观学习,以图片,实物等方式,使我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到我院的光辉灿烂的历史。我更加明确的认识到党和国家赋予我院的光荣使命,并为之感到无上的光荣与自豪。同时,我院曾斩获的荣誉奖项,与杰出的优秀校友,也激励着我要格外珍惜当下在校学习时光,不断锻炼自己,认真学习本领,努力为我院增光添彩!

2021级陈若渝:外交学院自建校以来,培养了两万多名优秀毕业生,其中五百多人担任驻外大使。外院为祖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中国外交官的摇篮究竟有着怎样光辉而灿烂的历史?校史展览日,我们跟随着图书馆的游祎老师一同回顾外院走过的66年岁月。从图书馆的展览中,我们回顾了外院从建国初期建校到改革开放再到如今新时代一步步的成长历程;我们认识了从摇篮中走出的知名校友;我们也认识了给予我们谆谆教诲的学识渊博的师长们。从本次展览中,我们更进一步体会到了“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十六字校训背后沉甸甸的责任,我们也会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为祖国外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何朴璇

 供图:何朴璇



上一篇:国际法系举行法律文献检索系列讲座
下一篇:国法沙河校区全体学生有序开展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