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1日下午,国际法系在沙河校区模拟法庭举行了国际法系青年老师谈法律学习的专题讲座。国际法系主任许军珂教授主持。许老师对这几天来的新生入学教育所取得的效果表示满意,并希望通过今天的专题讲座能帮助同学们对法学、法律学习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李宏勃老师、吴香香老师和焦阳老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为大家开始了专题讲座。
李宏勃老师首先发言,他教育同学们要开阔眼界,广博视野,在大一应抓紧时间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哲学、历史、文学、逻辑学甚至自然科学等书籍都是很好的选择;其次,在实践上,李老师具体介绍了法律援助、法律诊所等活动,希望大家能努力学习打好基础;最后,李老师还强调“超越”,大学课程可能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是知识的超越,并指出“大学只是容纳你身体的地方,而学术的视野是可以实现超越的”,并向大家推荐网络课程等。
吴香香老师,她首先提了三个问题让大家思考:大学要不要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对于第一个问题吴老师认为之前高中学习的内容都是知识背景,而现在才真正在学习未来安身立命的知识,所以学习是必须的;对于第二个问题,吴老师建议大家精读经典,虽然可能读不懂,但硬着头皮读下去会让自己的实力有一个大的提升;而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吴老师希望大家能保持一个好的学习态度。而对兴趣,吴老师再次强调培养自身兴趣。
焦阳老师则针对学生的功利化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学生注重成绩本身是好事,但现在有一些学生过于注重成绩,选课时到处打听哪个老师给分高,并不注重自身知识体系的完整建立,这样对法学这个专业危害是很大的,希望也相信大家不会这样。焦老师同样对兴趣、读书的方面作了介绍。
在问答环节是今天新生教育十分精彩的部分。老师们精彩解答,或慷慨激昂,或心怀天下,在这个模拟法庭让同学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法律的神圣与威严。同学们听着老师的精彩讲解,时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时而在老师的引导下陷入深沉的思考。同学们还对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死刑的留弃的问题向老师询问。
今天的讲座让大家对国际法系的老师们有了更深的了解,感受老师的个人魅力与学术造诣,更重要的是第一次感受到法律人的责任,面对法庭,面对国徽,面对法袍上的天平,法律人应如何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