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下午,国际法系在沙河校区举办了“网络交易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学术沙龙活动。国际法系老师张春燕博士主持。
网购是当下的热点问题,从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就可以看出网购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但由于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开放性、高技术性等特点,实践中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本次沙龙围绕如何保障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实现展开,由蓝林泉、邵依凡和黄少汶三位同学进行主题报告,张春燕博士进行点评与指导。
首先,黄少汶同学从上海诺盛律师事务所诉上海圆迈贸易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引入,向大家介绍了网络买卖合同格式条款的特点及其带来的问题。接着,蓝林泉、邵依凡和黄少汶同学分别就网络买卖合同格式条款的非谋面性、非协商性和无国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通过探讨国外的相关立法实践,三位同学对目前我国网络交易中存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在讨论环节中,张春燕博士给大家着重讲解了网络消费者的冷静期制度、网络交易中网购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相关地位及责任等问题。
本次沙龙持续了两个小时,各位参与的同学都积极地就相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通过本次沙龙,同学们对于网上交易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更加体会到学习法律应当多联系实际,培养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